证书编号查询网专业提供 毕业证书编号查询,学校代码查询,学位证编号查询,四六级成绩单编号,报到证编号。
日期:2025-11-02 人气: URL:http://www.youmengsoft.com/html/newsview.php?id=13333

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多所学校。延边财经学校源于1955年创建的延边财经干部学校,为区域财经领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;延边职工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延吉市职工业余学校,见证了职工教育的发展历程;延边工业学校则由1980年创建的延边工交干部学校发展而来。这些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,积淀了扎实的职业教育基础,为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。
2011年,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,成为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。学院坐落于享有“教育之乡”“礼仪之乡”“歌舞之乡”“足球之乡”和“民族团结进步之乡”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朝阳川西部新城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,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特色与活力。
2015年,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共有2700余名毕业生。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,涵盖了财贸、信息工程、外国语、工商管理、艺术、建筑工程、汽车工程等多个领域。在学院的培养下,他们完成了规定的学业课程,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为步入社会做好了准备。
学院严格按照国家和吉林省的相关规定进行毕业证的发放工作。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,考核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后,方能获得毕业资格。毕业证书由学院颁发,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,并在教育部相关平台上进行网上电子注册,确保了毕业证的合法性和权威性。
在毕业证发放前,学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准备工作。教务部门对学生们的学业成绩进行了严格审核,确保每一位获得毕业证的学生都符合毕业要求。同时,制作了精美的毕业证书,证书上印有学院的校徽、校名以及学生的个人信息、学习经历、专业名称等关键内容。校徽设计独特,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特色;校名以简洁大方的字体呈现,彰显出学院的庄重与权威。此外,学院还准备了相关的档案材料,如毕业生登记表、成绩单等,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完整的学历证明。
2015年,毕业证的发放工作在全院两校区同时展开。为了方便学生领取,学院采用了多种发放方式。大部分学生选择在规定时间内返校领取毕业证,他们在教学楼的各个发放点有序排队。在老师与工作人员的指引下,学生们按照流程依次进行身份验证、信息核对等环节,然后领取毕业证书和相关档案材料。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返校的学生,学院允许他们委托他人代领。代领人需要携带学生的有效身份证件、委托书以及自己的身份证件,经审核无误后,方可代领毕业证。
在各分院发放点,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。毕业生们早早地来到教学楼,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。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,有的还佩戴了学院纪念徽章,以表达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激之情。老师与工作人员们精神饱满,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学生办理手续。他们认真核对信息,解答学生的疑问,确保发放工作准确无误。整个发放现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体现了学院良好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。
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,在毕业证发放期间,同步开展了就业指导服务。通过举办就业指导讲座、开展一对一咨询等方式,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、求职技巧、面试辅导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。老师们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专业特点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,明确职业发展方向。同时,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招聘活动,让他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,提高求职能力。
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,学院积极拓展就业市场。利用假期集中派出多组人员奔赴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中、华东、晋陕、浙沪等地,走访了30余家重点用人单位。通过人才推介、就业合作、人才培养合作等形式,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同时,依托行业协会、大型企业集团等机构,广泛开展校企交流、人才推介、建立就业基地等活动。学院多次派人参加行业协会年会及研讨会,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力度,完善就业市场平台建设。
学院加强了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,进一步完善了招聘信息收集、发布、查询和更新等功能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发挥网络及时、高效、便捷的突出优势,为毕业生提供实时而又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。通过手机短信、QQ群、飞信、微博、微信等新型媒体及时发布招聘信息,让毕业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就业动态。2014 - 2015学年,分校举办校级专场招聘会120余场,组织毕业生参加总校双选会2场,大型网络招聘会7场,就业信息网共发布500余条招聘信息,提供8500余个就业岗位,供需比超过3:1。
截至2015年12月31日,延边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5.08%。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,主要包括签约、升学、应征入伍、出国、自主创业、劳动合同、灵活就业和其他方式就业、个体经营、公益性岗位等。从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来看,民营中小型企业单位是主要的流向,占到92.93%。这符合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定位,也反映了当前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。
在就业行业分布方面,就业人数最多的5个行业分别为制造业、教育、建筑业、信息/传输/软件/信息技术服务和金融业。其中,到制造业就业的毕业生占21.08%,到教育行业就业人数占19.82%,建筑业就业的占12.77%,信息/传输/软件/信息技术服务就业的人数占11.78%,到金融业就业的人数占7.91%。然而,由于专业限制及企业招聘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,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偏低,有32.14%的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职业。专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偏低的原因,一方面是目前企业对选择人才的标准提高了,很多企业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学历,这导致一部分毕业生只能放低要求,选择在非专业岗位就业;另一方面与全国经济形势下滑有关,由于专科生学历相对偏低,竞争力较弱,对工作岗位的选择性较少,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非专业岗位就业。
学院对特殊毕业生群体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帮助。经过学生申请、院系推荐、学校审核公示,共评选出127名2015届省内特困家庭毕业生,开展“困难和就业弱势毕业生就业援助”活动。由老师与困难和就业弱势毕业生一对一结成帮学对子,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就业上的问题。截至报告期,这些特困生全部实现就业,就业率为100%,高于全校平均值。同时,按照评选程序,共评选出2015年省级优秀毕业生128人,截止报告期,优秀毕业生实现就业率为100%,且录用公司80%是知名企业,如山东开泰集团、山东豪迈集团等,充分发挥了优秀毕业生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。此外,34名少数民族毕业生也全部实现就业,体现了学院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就业公平方面的努力和成效。
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,对毕业生的学籍档案进行妥善保管和管理。在学生入学时,就为其建立了详细的学籍档案,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成绩、奖惩情况、社会实践等信息。在毕业证发放过程中,学院将毕业生的相关材料及时归档,确保学籍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。同时,学院还按照规定为学生提供档案转递服务,将毕业生的档案安全、准确地转递到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,为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为了方便毕业生在毕业证丢失后进行补办,学院制定了明确的补办流程和规定。首先,毕业生需要在吉林省或市级报社上刊登毕业证丢失的相关信息,声明原来的毕业证作废。然后,去领取一份毕业证明书补办申请表,填写个人信息、毕业证丢失原因等内容,并找学校领导签字、盖章。接着,提交原延边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书复印件或照片复印件。之后,带着刊登丢失毕业证相关信息的报纸、签字盖章的毕业证明书补办申请表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、个人近期的免冠照片等材料,提交到学校教务处。教务处在接到补办毕业证证明的相关材料以后,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。如果提交的材料没有问题,核实无误后,学校会把材料提交到上面的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审核,审核通过以后就会开具毕业证明书。一般补办时间是一个月左右。
2015年毕业证的顺利发放以及毕业生良好的就业情况,对学院的声誉和未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高就业率和毕业生的良好发展,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报考延边职业技术学院,提高了学院的生源质量。同时,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,为学院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。此外,学院在就业指导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,也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,有助于学院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,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省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。